5月23日,據(jù)媒體報道,蘋果計劃于2026年底正式推出首款AI智能眼鏡。為了確保產(chǎn)品的穩(wěn)定性和可靠性,蘋果將在今年年底前會生產(chǎn)原型機進行測試。而Siri將成為該款眼鏡的核心交互方式。預計在產(chǎn)品發(fā)布前蘋果團隊將針對智能眼鏡場景對Siri進行深度優(yōu)化,以適應新的交互需求。
據(jù)知情人士透露,蘋果的智能眼鏡在功能與Meta的Ray-Bans和谷歌的Android XR眼鏡類似。將配備攝像頭、麥克風和揚聲器,使其能夠分析外部環(huán)境,并依賴自主研發(fā)的AI模型讓Siri語音助手接受指令。同時,還能處理電話通話、音樂播放、實時翻譯和逐步導航指引等任務。蘋果智能眼鏡處理器基于Apple Watch使用的芯片,能耗比iPhone、iPad和Mac的組件更低,并且已經(jīng)進行了定制化設計。
知名科技記者馬克·古爾曼(Mark Gurman)近日援引蘋果公司內部一位工程師消息稱,蘋果掌門人蒂姆·庫克(Tim Cook)對于推出真正的AR眼鏡可謂“癡心一片”。當下,蘋果正緊鑼密鼓地研發(fā)一款“自帶攝像頭和麥克風”的眼鏡,這款帶有攝像頭和麥克風的眼鏡只是一種“過渡方案”,蘋果真正的目標是研發(fā)出真正的AR眼鏡。
蘋果早在2024年2月就已經(jīng)推出了Vision Pro,但因3500美元的高昂售價和有限的應用生態(tài),全球銷量不足50萬臺,遠低于預期。盡管Vision Pro展示了蘋果在虛擬現(xiàn)實領域的技術積累,不過其笨重的設計和高門檻的使用場景限制了大眾市場接受度。相比之下,智能眼鏡以“日常佩戴”為切入點,通過AI功能增強現(xiàn)實交互,更易融入用戶生活場景。
IDC預測,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將達1205萬臺,同比增長18.3%,其中具備AI功能的設備占比將超過60%。如今,Meta的Ray-Ban智能眼鏡已積累千萬級用戶,而谷歌與Warby Parker合作開發(fā)的AI眼鏡也計劃于近期上市。
在此背景下,蘋果加速布局可穿戴設備和AI硬件,這也是蘋果在Vision Pro市場遇冷后,試圖通過更輕量化、實用化的設備重振其可穿戴業(yè)務。